套装门多久没味(套装门定制得多久)
丨本文由白茶课堂原创撰写,未经允许,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!
《1》
新白茶,因为还没经过陈化,在大家眼里滋味会比老茶淡一些,耐泡度也弱一些。
但无论是新茶还是老茶,它们的第一冲,茶汤的风味往往不会差。
高山白茶,在新茶时内质充沛有活力,第一冲最为鲜爽。在老茶时期,它的第一冲为不久到来的浓醇打下基础,香气和滋味兼有。
头道茶好喝也不算什么,谁能笑到最后,谁就赢得了茶友们的青睐。
然而,有件事情发生在品质好的高山白茶身上,显得特别蹊跷。
明明是内质丰富的新茶,为什么喝了几个星期,上周喝和这周喝,明显感到滋味越来越不行?
其中从第一冲到第十冲,新茶的风味也在走下坡路,让人不得已早早结束。
本是耐泡度出众的新白茶,怎能想到如今越喝越没滋味,是白茶不争气吗?
不,其实是茶叶的主人大意了。
原因大致有二:第一,可能存坏了;第二,冲泡出了差错。
《2》
保存到位,白茶才能越存越好
工艺到位的白茶,在萎调干燥时就保证了含水量达标。按照国家标准,低于8.5%的含水量,才有利于保证风味,得以长期保存。
这样的高山白茶在出厂之后,品质是达标的,但到了茶友们的手中,如果不妥善保存,即使再干燥酥脆,受了潮也一样成为了“劣质茶”。
受了潮的白茶,是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的温床,茶氨酸、茶多酚、茶多糖等内质物遭到啃食,香气会变得淡薄,甚至生出一股酸梅味、巧克力味、烟味。
很明显,这样的白茶,大多数的滋味献给了水汽和微生物,冲泡之后越喝越没味道。
要如何避免水汽的侵蚀呢?
在保存时首先要包装好,全方位的严密包装,以免白茶暴露在空气中。
当然,严格密封并不意味着真空包装,何况白茶还需要与一定的氧气进行氧化还原反应,不断陈化,释放出多样的香气。
白茶保存的基本原则:密封、干燥、阴凉、避光、无异味。在包装上,按照此原则进行即可。
给白茶的里里外外包上三层的包装,除了白茶自带的铝袋,再套上一层较厚的塑料袋,然后放在纸箱中密封包装。这里要注意,纸箱外面的每个缝隙都要有透明胶带密封。
包装好之后,再找到一个适合存茶的地方,尽量隔离墙壁和地面,也不要放在阳光照射的窗户旁。存放的地方,还要注意避开异味环境,比如厨房、化妆台、吸烟场所等地。
尽管做到了密封包装和妥善保存,但实际上,很多保存失误的情况,都发生在短期存茶的时候。
短期存茶,我们一般都会从纸箱中先拿一部分茶叶出来,再放入日常喝茶的铁罐中保存。
有些茶友不记得给茶叶多套两层食品袋,直接放在茶叶罐中,这样的存法很容易让白茶受潮。
比如遇到阴雨天和南风天,房间里水汽弥漫,铁罐表面也冒着小水珠,这些水汽直达白茶的身体,让它奄奄一息。
而对于采用了铁罐存茶,也套了两层塑料袋的茶友来说,将白茶存坏未免太可惜。
这种情况,要么是一次性拿太多,装了好几罐喝不完,要么拿出来的分量合适,只是没及时喝完,让白茶在铁罐中放了过久,水汽一天天侵蚀。
喝不完的情况让茶叶受了潮,就要多长一些记性,在下次喝茶时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。
如果有长期存茶的习惯,经过正确保存的新白茶,在保证新茶风味的同时,还能长期存放,白茶的风味会愈加成熟,口感更加醇和。
新白茶转化成1~2年的陈年白茶,或是三年以上的老白茶,都只是时间的问题。
《3》
冲泡白茶,100℃的沸水才能释放纯正的滋味
你在冲泡白茶时,是不是特意用的90℃、85℃等低于100℃的水泡茶?
村姑陈冲泡过那么成百上千次的高山白茶,用100℃的沸水冲泡,大多情况下都要比低水温的滋味好。
比如白牡丹的第一泡茶,若是没有用100℃的沸水,冲泡出的花香中气不足,茶汤水味重,无法和茶叶的滋味完美融合,滋味过淡。
此外,白茶中含有各种高低沸点的香气物质,低温冲泡的情况下,高沸点香气一直释放不出来。
待低沸点香气释放完全,高沸点香气白白浪费,茶汤的滋味就开始走下坡路了,茶叶怎么可能耐泡呢?
用低水温冲泡的结果是,茶友们也觉得滋味过于寡淡,然后开始施加时间,让茶叶闷泡,过犹不及,生出苦涩滋味。这5克茶叶,算是彻底不好喝了。
喝白茶,它的所有内质必须有对应的温度去匹配,沸水不仅不会让茶叶烫伤,还能将浓郁的香气释放出来。
是以,对于一款品质好的高山白茶来说,100℃的沸水冲泡出的茶汤,就是它的高配版银针,高配版牡丹和高配版寿眉。
除了水温,个别茶友的投茶比例可能有误,从而影响了茶汤的滋味,让白茶越喝越没味道。
比如,同样是用了村姑陈推荐的5克干茶,却拿了200毫升的盖碗冲泡,没把握好水量,让茶汤的滋味过淡。
要达到完美的投茶比例,还是建议大家使用110毫升的白瓷盖碗冲泡白茶,投入5克干茶后,将沸水注入到尽量满的程度(保证不溢出的情况下)即可。
5克干茶,110毫升白瓷盖碗,再加上100℃的沸水,快出水之下,新茶茶汤的毫香、花香、草药香便能持久释放,口感爽滑。
《4》
天生丽质的高山新白茶,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,但在保存和冲泡上马虎不得。
密封保存,严防水汽、阳光、高温和异味。
100℃冲泡,并搭配正确的投茶比例。
让新白茶笑到最后,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
喝在嘴里的,不仅是持久的醇爽甘甜,还有满满溢出的获得感。
今年春茶季到来,挑选到一款好茶,终于不用担心越喝越没味了。
欢迎关注【白茶课堂】,了解更多白茶知识!
版权声明:本文归白茶课堂(hongmucaotang)原创撰写,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。